为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北京市汽车流通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一)会计是核算、反映、监督工会预算执行和经济活动的专业会计。依法建立独立的会计核算管理体系,与预算管理体制相适应。

(二)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和报告。

(三)会计处理应当以协会的持续运行为前提。

(四)会计处理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事项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

(五)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 出。其平衡公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

(六)会计处理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七)协会应对协会的会计工作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二、经费收支管理原则

(一)遵纪守法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规定,严肃财经纪律,严格经费使用, 加强经费收支管理。

(二)经费独立原则。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设立经费银行账户,实行经费独立核算。

(三)预算管理原则。将协会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四)勤俭节约原则。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经费使用要精打细算,少花钱多办事,节约开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五)民主管理原则。应依靠会员管好用好经费。年度经费收支情况应定期向会员大会报告,建立经费收支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会员监督,依法接受审计监督。

三、经费收入

收入是指协会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开展业务活动所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收入按照来源分为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一)会费收入。会费收入指会员依照章程规定向协会缴纳的会费。

(二) 提供服务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指协会为政府或其他组织、企业单位提供服务收到的款项。

(三)其他收入。其他收入指协会除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之外的收入。

、经费支出

支出是指协会为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支出按照功能分为业务活动成本支出、管理费用支出、筹资活动支出和其他支出。

  • 业务活动成本支出。

业务活动成本,是指协会为了实现其业务活动目标、开展其项目活动或者提供服务所发生的费用。如协会会员服务费、业务活动项目服务费、上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费等。

(二)管理费用支出。

管理费用,是指协会为组织和管理其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管理费用具体包括:

1.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

2.福利费。

3.住房公积金。

4.社会保险费。

 5.业务招待费。

6.办公费。

7.水、电、邮费。

    8.房租。

9.物业管理费。

10.差旅费。

11.折旧费。

12.通讯费。

13.低值易耗品。

14.会务费。

15.资产减值损失。

16.车辆费用。

17.聘请中介机构费。

18.其他费用。

(三)筹资费用支出。

筹资费用,是指协会为筹集业务活动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协会为了获得捐赠资产而发生的费用以及应当计入当期费用的借款费用、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等。

(四)其他支出。

其他费用,是指协会发生的、无法归属到上述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或者筹资费用中的费用,包括固定资产处置净损失、无形资产处置净损失等。如资产盘亏、资产处置净损失、捐赠支出、银行利息等。

五、财务管理

(一)协会负责人对协会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二)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依法、真实、完整、合理地编制经费年度预算。严禁无预算、超预算使用经费。年度预算原则上一年调整一次,调整预算的编制审批程序与预算编制审批程序一致。

(三)根据批准的年度预算,积极组织各项收入,合理安排各项支出,并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要求,科学设立和登记会计账簿,准确办理经费收支核算。

(四)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健全完善财务报销、资产管理、资金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经费支出,重大收支须集体研究决定。

、监督检查

(一)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经费财务管理体制。

(二)加强经费使用情况的内部会计监督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审计监督,依法接受并主动配合国家审计监督。内部会计监督主要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会计账簿与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完整性进行监督,以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审查审计监督主要对财务收支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查监督。

(三)严格执行以下规定:

1.不准违反经费使用规定,滥发奖金、津贴、补贴。

2.不准使用工会经费从事高消费性娱乐和健身活动。

3.不准违规设立“小金库”。

4.设立独立账户、并设置独立账套进行核算。

5.不准用协会经费参与非法集资活动,或为非法集资活动提供经济担保。

6.不准用协会经费报销与协会活动无关的费用。